特种设备安全评价
一、特种设备安全评价目的
为进一步掌握特种设备安全状况及现存问题,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在特种设备出现严重老化的事故前未雨绸缪,从而化解或降低将来可能出现的区域公共安全风险,通过安全评价查找、分析和预测特种设备系统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及可能导致的危险、危害、后果和程度,确立特种设备基本安全要求,建立一整套特种设备安全评价程序、方法和准则,形成完整的安全评价系统,进而利用该评价系统对目前在用的特种设备危险性与不稳定性进行分级、分析和评价,形成特种设备总体安全状况报告,提出合理可行的安全对策措施,指导危险源监控和事故预防以达到最低事故率、最少损失和最优安全投资效益。
二、特种设备安全评价范围
通过对特种设备生产环节(包括设计、制造、安装、改造、维修)、维保环节、使用环节等方面开展评价,客观反应各个环节的安全质量状况和目前设备运行的安全水平,就其运转现状与法规之间符合性做出结论,并提出可行的改进措施建议。
三、特种设备安全评价基本程序
特种设备安全评价工作程序如图1所示。整个评价工作包括评价前期准备、现场评价实施、定性风险评价和评价报告编制四部分内容。
图1特种设备安全评价基本程序
四、特种设备安全评价主题内容
特种设备安全评价主题为完整的特种设备运行系统,评价对象为特种设备系统安全评价指标体系。
为了系统地找出系统中的危险因素,在编制安全检查表时把检查对象-特种设备作为系统,把系统分成若干个单元或层次,列出各单元或各层次的危险因素,然后确定检查项目,即建立一个总分式的特种设备系统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层次化模型。把各检查项目按单元或层次的组成顺序编制成表格,以避免遗漏。
该评价特点在于把系统问题条理化、层次化,构造出一个层次分析的结构模型。即以特种设备系统为评价主体,根据该评价主体特征,以影响特种设备安全运行的各因素为评价单元,将已施行的安全评价通则和特种设备制造安装安全规范进行优化整合,建立一个特种设备安全评价的指标体系,衡量特种设备运行状况及安全性能。
五、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特色与优势
1、递进结构层次分明,拆分、细化,具有先拆分、再细化、又综合的特点。拆分与细化能够将特种设备各安全利害因素逐项覆盖,全面兼顾,建立细致完善的评价体系。再以统筹计算将各项影响效果综合反映于评价结果之中,确保最终评价结论来源于各细化指标,以完整的评价资料为基础,理据充分,同时具有总体评价的明确性和清晰性。该评价方法特点使得评价模型合理,评价过程科学,评价结论可靠。
2、这是按照功能不同而对整个特种设备系统进行划分的一种体系建立方案,它把整个特种设备运行系统划分成不同功能和作用的指标体系。如此系统的划分简化了评价对象,有利于对特种设备系统功能的好坏程度进行直接评价,有利于分析特种设备安全保障体系功能的完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