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机构能力>本院简介

本院简介

发布时间:2020-08-13 09:33浏览次数: 字体:[ ]

南京市特种设备安全监督检验研究院成立于1989年,是经南京市编委批准,经国家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机构核准授权,专门从事特种设备检验的法定技术机构,隶属于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前身南京市劳动安全卫生检测检验站,2000年更名为南京市特种设备监督检验所,2007年更名为南京市特种设备安全监督检验研究院。特检院始终牢记“保障特种设备安全、服务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宗旨和使命,确立了“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用户至上”的核心价值观,全力投入“安全在我心中、服务在您身边”服务品牌的特检文化建设,坚持贯彻“特别能吃苦、特别能钻研、特别能团结、特别能奉献”的特检精神。

1.主要工作
  南京市特种设备安全监督检验研究院专门从事机电类特种设备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工作,为南京市特种设备安全提供保障。
  (1)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和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对电梯及起重机械的安装、改造和重大修理过程实施监督检验,对新购置的场内机动车辆及需要首次检验的起重机械实施首次检验,对在用电梯、起重机械和场内机动车辆等特种设备实施定期检验;
  (2)依托江苏省电梯应急处置服务数据中心,承担江苏省电梯应急处置服务平台运行工作,承担南京市电梯应急处置平台运行管理工作,开展电梯大数据等相关技术研究和应用工作;
  (3)依托“国家智能测控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江苏)”和“江苏省特种机电设备安全监控应用产品质检中心”,开展智能测控产品新技术新方法的研究、产品研发和应用工作及产品检验检测工作;
  (4)接受许可机关委托进行特种设备制造、安装、改造和修理许可鉴定评审;
  (5)接受安全、司法等部门委托对特种设备事故进行专业技术鉴定;
  (6)承担与特种设备有关的委托检验;
  (7)开展电梯作业人员职业能力水平评价工作,承接政府委托的电梯从业人员技能比武、政府执法人员业务能力提升等专业培训工作。
  (8)为社会提供特种设备生产、使用和检验技术咨询及服务。
  2.基本情况
  (1)人员及技术装备水平

①全院现有在职员工273人。其中,博士3人、硕士76人、本科172人,大学本科以上占全院91.94%,技术人员占总人数的89%以上。拥有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对象7人次、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1人、江苏省三八红旗手 1 人,国际电工组织IEC PT member 1人,全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10人次。拥有正高级工程师11人、高级工程师73人、工程师122人;国家市场监管总局高级检验师4人、电梯检验师99人证、起重检验师58人证、场车检验师14人证。拥有了一批业务精湛、实践经验丰富的中、高级检验检测技术人员,具备了较为雄厚的技术力量。

②重视技术装备的投入,技术装备的添置和更新瞄准技术先进、国内一流。近三年新购置了RFID综合测试系统、频谱分析仪、扫描电镜、能谱分析仪、相控阵测试系统、声发射测试系统、动态信号测试分析系统、静态应变测试系统、起重机金属机构模态遥测系统、电能质量分析仪和光谱仪等大型、综合性检验检测设备及系统。

建成国家智能测控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1个国家级和9个省级科技平台。

(2)内设机构:

行政与人力资源部(挂靠党建与监察部)、计划财务管理部、业务管理部、质量信息化部、科技与发展战略研究部五个管理部门、安全工程中心、安全监察与应急服务中心、电梯检验一部、电梯检验二部、起重与场车检验检测一部、起重与场车检验检测二部、江南检验中心、江北检验中心、江北新区检验中心九个业务部门,全资子公司:南京宁特安全科技有限公司。

(3)基本业绩: 

2024年检验检测机电类特种设备269500台件,重大隐患及时报告率、隐患闭环及时率、定检率3个100%。全面推进“第三代电梯责任险惠民示范项目”,创新打造“365”服务特色。全年省电梯应急处置平台归集救援工单53145条;市电梯应急处置中心共接处电话35792通,处置困人故障8379起,解救被困人员16862人,平均每天处置困人23起,救援人员到达现场平均用时10.4分钟,现场实施救援平均用时4.6分钟。物联网系统有效监测电梯1.1万台,按需维保试点扩展至10.1万台电梯,超过100家维保单位参与按需维保试点。

国家智能测控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先后通过CNAS复审、CMA资质认定和总局验收,获批成立,检测项目和能力远超筹建目标;智慧电梯展厅获批南京科技局“南京市电梯安全科普教育基地”;新获省局批准建设智能场车及搬运装备重点实验室。首次承办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典型特种设备质控数字化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研究成果评审会,获专家一致好评;牵头起草并发布实施的《叉车主要部件报废技术条件》(T/CASEI 038—2024)为国内首部叉车主要部件报废标准,填补国内相关标准空白;“大型起重装备金属构件无人机高精度自主智能检测评价系统研究”项目,先后荣获中国检验检测学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第十八届“振兴杯”全国职业技能大赛职工组专项赛(创新创效竞赛)全国决赛铜奖、南京市选拔赛一等奖。获得发明专利12项、实用新型专利19项,发表行业国家级期刊论文26篇,录用EI论文4篇。我院职工先后荣获江苏省第七期“333”高层次人才4名、市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名、共青团市委青年讲师团讲师1名、市局科技标兵和青年科技之星各1名;新取得高检师资质3名;签约《江苏标准化》编委1名、《中国特种设备安全》青年编委5名;4名检验人员获“第三届特种设备(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检验能力验证活动三等奖。

3.服务重点工程、重点项目
  (1)南京市政府老旧电梯整治的技术评价2011年起,由南京市住建委牵头开展了“老旧高层住宅电梯专项整治工程试点”工作,对部分2000年以前投用、存在安全隐患的老旧高层住宅电梯进行安全技术评价。此项工作社会价值突出,为住建委的整治工作提供了依据,被南京市政府评为“老旧高层住宅电梯专项整治工程有功单位”。
  (2)青奥会及亚青会保障
  青奥会及亚青会前期,我院对2200余台电梯、起重机械、场(厂)内机动车辆实施专项保障性检验,发现并整改了500多条隐患,并对使用单位、维保单位进行4期专门培训,发放《电梯常见故障处置指南》3500余本;比赛期间,安排50余名骨干检验人员在30余个比赛场所驻点值守,发现并及时处置了30余起突发情况,我院被评为2014年第二届夏季青年奥林匹克运动会(南京)质量安全保障有功单位、2013年第二届亚洲青年运动会(南京)质量安全保障有功单位。
  (3)“国家公祭日”专项保障
  “国家公祭日”专项保障工作期间,部门根据院里统一安排,由专人负责全面组织协调,编制了《“国家公祭日”纪念活动重点场所特种设备(机电类)保障检验工作实施细则》,对涉及活动的重要场所的电梯开展了保障性检验、贵宾电梯保障检验及维保人员旁站式监督检查工作,在检验中发现的隐患问题及时开具《特种设备安全保障隐患整改通知书》,反馈给场所特种设备管理部门、维保单位及相关区分局,后期派专人负责对隐患的整改情况进行跟踪,确保活动涉及的机电类特种设备安全无隐患的投入到活动服务中,力保我国首次“国家公祭日”顺利完成。
  (4)重点工程
  陆续为长江大桥、南京地铁、金陵船厂、南京五桥、浦仪公路、丁家庄保障房、南京各大医院及各大高校、浦口台积电等多个重点项目提供特色服务,组织技术专家到现场为企业解决工程实际问题及技术难题,做好服务工作。做好南京市腾讯全球合作伙伴大会、双新双创会议等重大活动的安保及保障性检验。

4.承担社会责任
  立足公益定位,承担社会责任,树立良好的公众形象,开展“学习雷锋好榜样”广场咨询、“电梯安全知识进校园”志愿服务活动、“春蕾”助学行动、设立“道德讲堂”等,持续开展扶贫济困、城乡携手共建文明活动。重点街镇帮扶促发展。市特检院充分发挥全国文明单位示范带头作用,深入推进脱贫攻坚各项工作,积极与经济薄弱村签订“结对共建”协议,从经济、文化、乡风、村容等方面着手,推进乡村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等。精准扶贫高淳阳江镇8年,资助11万余元资金,推动阳江镇在村容村貌、移风易俗等方面有了进一步改善,阳江镇获得2016-2018年度江苏省文明村;实地调研江宁青林社区,帮扶35万资金建设三处休闲广场;支持淮安小李村建设排水站等基础设施;结对共建六合区程桥街道、淮安苏嘴镇龚营村、高淳双联村、高淳茅山村等。访贫问苦促脱贫。市特检院建立健全定点扶贫工作责任机制,制定定点扶贫工作计划,走访座谈、实地考察、慰问帮扶、深入了解居民需求。每年开展帮扶贫困学生、孤寡老人等工作。攻坚专项脱贫服务。我院根据单位实际,充分动员有能力的党员干部职工积极参与到定点扶贫工作中来,切实做到扶贫到村,帮扶到户,让贫困户得到更多实惠和发展机会。持续开展“万名党员干部帮万家”“春蕾助学”“慈善一日捐”等工作;针对江苏省伤残人康复中心、南京市残疾人联合会、社会福利机构等机构开展特种设备检验费用全免,为相关部门减负。

  5.院近年的表彰奖励

全国文明单位、全国青年文明号、全国市场监管系统先进集体、全国工人先锋号、全国巾帼文明岗、省党支部书记工作室示范点、江苏省五一劳动奖状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